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及时了解最新行业趋势和市场机遇

海外政策

印度农业政策转向:动物源生物刺激剂因宗教考量遭禁,植物源替代品迎发展机遇

近期,印度农业部做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政策调整,撤销了此前已批准的11种动物源生物刺激剂产品的登记。这些产品曾被允许用于水稻、番茄、马铃薯等多种作物。这一决定于2025年9月30日生效,其背后原因在于收到印度教和耆那教团体的投诉,促使政府重新审视“宗教和饮食限制”对农业实践的影响。此举标志着印度在构建更具文化敏感性的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数据,印度生物刺激剂市场在2024年的估值为3.5553亿美元,并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11.3亿美元。该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科门德国际有限公司、先正达和Godrej Agrovet,他们的产品通常以液态形式在零售渠道销售。

蛋白质水解物面临争议

此次被撤销批准的产品主要属于常见的生物刺激剂类别——蛋白质水解物。这类物质是氨基酸和肽的混合物,通过蛋白质分解而来,其来源可以是植物(如大豆、玉米)或动物(包括鸡羽毛、猪组织、牛皮、鱼鳞)。

这11种受影响的产品此前在获得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ICAR)的认可后,已被纳入1985年版《肥料(管制)条例》的附表六,曾被批准用于绿豆、棉花、大豆、葡萄和辣椒等作物。

ICAR主管Mangi Lal Jat解释道,虽然目前没有推荐新的产品类别进行销售,但暂停动物源产品的批准是为了避免伦理冲突,并且相关产品作为叶面喷施剂使用的采收间隔期数据仍有待补充。

监管趋严与市场规范化

在2021年之前,印度的生物刺激剂市场处于 unregulated 状态,产品可以自由销售。然而,随着政府将其纳入《肥料(管制)条例》的监管范围,企业现在需要登记产品并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法规还设定了宽限期,允许已提交申请的产品在2025年6月16日前继续销售。

联邦农业部长希瓦拉吉·辛格·乔汉曾公开批评生物刺激剂市场的混乱局面。他7月份表示:“大约有3万种产品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销售。在过去四年里,仍有8000种产品在流通。在实施更严格的检查后,这一数字目前已降至约650种。”

文化敏感性与科学考量并重

此次撤销动物源生物刺激剂的批准,体现了农业实践向更符合伦理和文化的方向转变。尽管这些产品在科学上可能被认为是有效的,但其成分与印度大量人口的饮食和宗教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这一进展预计将加速植物源替代品的普及,并促使生产商在原料采购和产品标签上更加透明。

禁令促使转向植物源生物刺激剂

随着印度政府近期撤销11种动物源生物刺激剂的批准,全国各地的农民正在积极寻找符合伦理且效果显著的替代品。

植物源生物刺激剂的优势在于:

无宗教及饮食冲突: 不与任何宗教或饮食规范相抵触。

符合法规: 符合印度《肥料(管制)条例》框架的批准要求。

增强抗逆性: 助力作物抵御干旱和高温等逆境。

提升作物品质: 改善作物的口感、保质期和外观。

改善土壤健康: 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根系生长。

展望未来

印度的生物刺激剂市场正经历着科学、监管和伦理层面的多重演进。此次动物源产品的撤销,凸显了在农业创新中融入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未来焦点将更多地转向植物源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以期在提升农业生产力和顺应民意之间实现良好平衡。

标签: 印度 动物源生物刺激剂 水稻 番茄 马铃薯
浏览次数: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