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及时了解最新行业趋势和市场机遇

海外政策

墨西哥绿色革命:35种农药正式禁用,开启生态农业与人民健康新篇章

在追求国家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福祉的道路上,墨西哥政府近日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以一项前所未有的果断行动,全面禁止了多达35种农药的使用、生产、销售和进口。这项禁令并非孤立的举措,而是墨西哥向生态农业模式转型、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食品安全以及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宏大愿景中的关键环节。被纳入禁令的农药清单广泛而深入,涵盖了从2,4-滴丁酸、甲草胺、涕灭威等常用化学品,到甲基谷硫磷、三唑锡、甲基毒死蜱(一度广泛用于棉花和玉米等作物)、滴滴涕(臭名昭著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硫丹、氟硅唑、磷胺(一种剧毒有机磷农药)以及对硫磷等一系列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显著风险的物质。此次禁令的深层目标,在于坚定不移地守护广大农业从业者在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健康,保障消费者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并为墨西哥农业向更为清洁、高效、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铺设坚实基础。

墨西哥总统在宣布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时,向全国人民郑重强调,此举是对其在3月底所作承诺的有力践行。他指出,许多被列入禁令的农药,尽管过去在市场上流通广泛,但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并已被多个发达国家明令禁止或逐步淘汰。此次禁令的实施,不仅彰显了墨西哥政府对民众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坚定不移的决心,更是其积极履行国际责任、接轨全球先进环保理念的体现。这项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措施,由墨西哥卫生部下属的联邦卫生风险保护委员会(COFEPRIS)发挥主导作用,并得到了经济部、环境和自然资源部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等多个关键政府部门的通力协作与高效联动,从而确保了政策的制定科学、执行有力、效果显著。

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部长在深入解读此次禁令时,特别强调了其国际背景和深远意义。他指出,这35种被禁物质均已列入墨西哥作为缔约国所签署的《巴塞尔公约》(旨在控制有害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斯德哥尔摩公约》(关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鹿特丹公约》(关于特定危险化学品和农药在国际贸易中的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等一系列重要国际公约的管控清单之中。这一国际接轨,不仅提升了墨西哥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地位,也为其国内的环保法规提供了坚实的国际法理支持。部长进一步补充道,墨西哥上一次出台类似规模的农药法规可追溯至遥远的1991年,当时仅涉及21种活性成分。这一鲜明对比不仅凸显了此次禁令在广度与深度上的里程碑意义,更昭示着墨西哥政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前进的决心与速度。部长透露,墨西哥政府将持续不懈地推进淘汰与现代生态农业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不符的有害物质,并已制定了清晰而雄心勃勃的时间表:预计在2026年,将公布第二批禁用农药的详细名单;随后在2027年,将推出第三批禁令。这一循序渐进而又坚决果断的政策路线图,旨在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最终实现墨西哥农业生产的全面绿色化转型,将国家引领到一个更加健康、环境友好、经济繁荣的生态农业新时代。这不仅是对当今墨西哥人民的福祉负责,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遗产。

标签: 墨西哥 35种农药禁用 生态农业转型
浏览次数: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