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及时了解最新行业趋势和市场机遇

中国政策

中国苯酚反倾销措施延续:本土产能过剩与全球市场重构的深层博弈

1. 苯酚的战略价值:从基础化工到高科技应用

苯酚,其化学名称为苯酚,英文名称为Phenol,化学分子式为C6​H5​OH 1。在常温下,苯酚通常呈现为无色针状或白色块状晶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应用,更在于其作为多种高价值工业材料的生产基础。苯酚的主要用途包括制备酚醛树脂、双酚A、己内酰胺、烷基酚以及水杨酸等 。这些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涂料和炼油等多个关键工业领域 。例如,双酚A是制造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树脂的核心成分,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建筑材料和包装行业 。因此,苯酚市场的贸易动态,已远超单一化学品范畴,而是直接影响着全球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供应链稳定性。

2 商务部公告:持续实施反倾销措施

202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第47号公告,公布了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反倾销措施的期终复审裁定 。该裁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调查结果,认定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源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苯酚对中国的倾销行为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并对中国本土苯酚产业造成持续或再度损害 。因此,依据《反倾销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商务部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建议,决定自2025年8月29日起,对涉案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五年 。

这一决定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政府认为其国内苯酚产业的健康发展,依然需要贸易保护措施的持续支持。这一政策并非简单的法律程序重复,而是对当前市场现实的直接回应。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政府试图通过政策干预来纠正因其自身快速工业化所造成的市场扭曲。通过延续征税,中国旨在为国内生产商提供一个缓冲期,以应对因大规模新建产能所导致的国内市场供需失衡和价格下探压力。这是一种战略性的产业防御,旨在保护国内重资产投资,确保自给自足目标的达成。

3 受影响的出口商及其差异化税率分析

商务部的裁定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设定了显著差异化的反倾销税率,这种差异化本身就是理解中国贸易策略的关键

美国公司:

1.英力士美国公司                   287.2%

(INEOS Americas LLC)

2.美国兰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244.3%

(Blue Cube Operations LLC)

3.其他美国公司               287.2%

欧盟公司:

所有欧盟公司                         30.4%

韩国公司:

1.锦湖P&B化学株式会社               12.5%

(KUMHO P&B CHEMICALS,INC.)

2.(株)LG化学                      12.6%

(LG CHEM, LTD.)

3.其他韩国公司                      23.7%

日本公司:

1.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19.3%

(Mitsui Chemicals, Inc.)

2.其他日本公司             27.0%

泰国公司:

1.泰国国家石油全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10.6%

(PTT Global Chemical PublicCompany Limited)

2.其他泰国公司                   28.6%

这一税率结构极具策略性。对于美国公司,高达287.2%的税率几乎完全阻断了其向中国市场的出口,这是一种事实上的市场封锁。英力士(INEOS)此前已在其财报中指出,2023年“疲软的亚洲市场价格”已对其收入造成负面影响 7,而现在,这一高额税率将使任何试图通过价格竞争进入中国的努力都变得商业上不可行。

相比之下,对亚洲主要竞争者(如韩国的锦湖和LG,日本的三井,以及泰国的PTT)所设定的税率则温和得多。例如,锦湖P&B化学的税率为12.5%,而泰国国家石油全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税率仅为10.6% 2。这种差异化处理表明,中国的目标并非完全隔绝所有进口,而是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维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和供应多元化。这些较低的税率更多是作为一种“惩罚性关税”,迫使这些公司在价格上进行调整,从而为国内产品创造更强的价格优势,但又不至于完全切断贸易联系。

标签: 苯酚 中国反倾销 差异化税率
浏览次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