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及时了解最新行业趋势和市场机遇

海外政策

欧盟蜜蜂疫病防控:一场根除与共存的策略博弈

欧盟在蜜蜂病虫害防治上正面临一场艰难的战略抉择:是倾尽全力根除外来病害,还是与这些无法彻底清除的入侵者长期共存?这一核心困境随着外来病虫害的不断扩散而日益凸显,成为摆在欧洲养蜂业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验。

近期,一篇发表在《Insect 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深入探讨了欧盟在蜜蜂病虫害管理中,″根除″ 与 ″共存″ 策略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

欧盟的监管框架与病害现状

自2021年起,欧盟依据《动物健康法》及其配套法规,将蜜蜂的四种主要病害纳入监管范围,包括:

瓦螨病 (Varroa destructor 引起):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已广泛流行,仅少数岛屿仍为无螨区。

蜂巢小甲虫侵扰 (Aethina tumida 引起):目前主要局限于意大利南部。

美洲幼虫腐臭病 (Paenibacillus larvae 引起):在全球养蜂业中持续散发。

热厉螨侵扰 (Tropilaelaps spp.):这种原产东南亚的螨虫正向西扩散,已抵达俄罗斯、格鲁吉亚等地,对欧洲蜜蜂构成直接威胁。

这些病害被归类为D类(需防止跨成员国传播)和E类(需监测),其中瓦螨病还额外被列为C类(需防止传入无病区)。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种病害被列入需要强制根除的A/B类范畴。

从意大利的经验看策略转变

欧盟层面的法规主要侧重于通过控制蜜蜂及蜂产品的跨境流动来预防病害传播,但具体的病害管理权责则下放给各成员国。意大利在应对蜂巢小甲虫侵扰方面的经验,清晰地展现了从″根除″到″适应性管理″的策略转变。

2014年,蜂巢小甲虫首次在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地区被发现。起初,意大利采取了严厉的根除措施,甚至包括扑杀受侵扰的蜂群。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动物健康法》的实施,其策略逐渐调整为选择性扑杀,再到后来的″强化监测+移动限制″。2024年,当西西里岛出现新的疫情时,意大利仅启动了区域性的移动禁令,这标志着其管理理念已从″彻底根除″转向了更为灵活和务实的″适应性管理″。

根除与共存的两难选择

研究指出,如果蜂巢小甲虫或热厉螨在欧洲进一步扩散,欧盟将面临一个明确的战略抉择:

根除策略: 这种策略需要强有力的国家立法、充足的经济补偿、专业的兽医团队以及蜂农的积极配合。然而,其成本高昂且执行难度巨大。

共存策略: 这种策略虽然可以降低短期的管控压力,但需要紧急研发并批准新的防控方法,同时还需应对蜂群损失加剧、蜂王繁育和贸易受到干扰等风险。

未来的关键:协调行动与科研投入

研究人员强调,无论欧盟选择哪种路径,动态升级的监测体系都是基础。从长远来看,欧盟层面的协调行动、生物安全措施的强化以及科研投入的增加,将是平衡欧洲蜜蜂遗传资源保护与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果行动迟滞,欧洲养蜂业可能会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这场关于根除与共存的博弈,将深刻影响欧洲养蜂业的未来。

标签: 欧盟 蜜蜂疫病防治
浏览次数: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