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及时了解最新行业趋势和市场机遇

中国政策

农药行业大动作!氯虫苯甲酰胺产业链面临重大调整,农民用药将受影响?

近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氯虫苯甲酰胺产业链研究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二十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一堂,共同商讨这一重要农药品种的未来发展。作为农民朋友常用的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市场变化将直接关系到田间地头的病虫害防治。这次会议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对农业生产又意味着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氯虫苯甲酰胺:田间卫士面临挑战

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属于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它通过激活害虫体内的鱼尼丁受体,导致害虫肌肉瘫痪而死亡。因其对鳞翅目害虫(如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小菜蛾等)具有卓越的防治效果,且对哺乳动物毒性低,自上市以来迅速成为农民防治害虫的首选药物之一。

氯虫苯甲酰胺的全球市场规模及价格走势

自2008年,全球首款氯虫苯甲酰胺上市以来,其凭借着杀虫谱广、应用作物多、防治效果佳、药效期长、毒性低、安全性较高等优势,在市场中受到广泛的欢迎,现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销售。且自2013年起,氯虫苯甲酰胺连续十多年的全球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数据显示,近年来氯虫苯甲酰胺逐年增长,由2016年的13.65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19.3亿美元(合130亿人民币),稳坐全球杀虫剂市场头把交椅。

2024年,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从年初的31万元/吨下跌至年底的20万元/吨,目前也就再20万出头的水平。这一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专利到期后,众多企业涌入市场,产能迅速扩张,产品登记数量激增,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图1 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走势

国内氯虫苯甲酰胺产能及出口情况

截止2025年2月,从政府环评网站、投建企业公司公告等公开信息来源的不完全统计,中国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申报产能已超13万吨,业内也有统计达到20万吨的说法,相对需求而言已经严重过剩,但很多都处于审批和在建环节,真正有产量的公司较少。其中,本次事故主体友道化学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产能达1.1万吨/年,真实产能大概5000吨左右,已是全球已建成的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全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生产企业。因此,本次事故对于国内乃至全球实际供给的影响较大。

由于产能的增加及成本优势,中国2022年后出口量大幅增加,目前已成是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第一大出口国,2024年占据全球原药总出口量的58%。

图2  我国氯虫苯甲酰胺出口情况

产业链协同:破解困局的关键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段又生助理秘书长指出:"产业链的上下游健康协同发展非常关键,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这意味着从原材料供应商到生产企业,再到销售终端,需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会议特别关注了两个关键中间体:

- K酸:氯虫苯甲酰胺合成的重要原料

- K胺: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成分

目前这些中间体的生产供应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为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寻求通过协同合作来保障供应稳定。

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5年,氯虫苯甲酰胺产业链研究组将围绕上述四个方面深入开展工作。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供应,保障农民用药需求,同时延长这一重要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

农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其稳定供应和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此次产业链会议的召开,展现了行业面对挑战的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氯虫苯甲酰胺将继续为农业病虫害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农民朋友们在农药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帮助。科学用药,才能确保丰收!

标签: 氯虫苯甲酰胺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浏览次数: 77